广播剧是个有趣的industry

February 4th, 2021

头一回听广播剧。原本认为跟有声书差不多。试了才知道是“听觉奇观”,有声书不能比。广播剧没有旁白。所有情节推动都靠人物之间的对话完成。照理来说,取消视觉,向外传递的信息量应该是大打折扣的。但作为听众,我却觉得这部广播剧有时候比视觉化的作品还要饱满。

首先要表白蓝忘机的配音演员魏超老师。魏老师的声音初听感觉平平无奇,key偏低,且并不是那种浑厚华丽的男低音。妙就妙在极有分寸感。蓝忘机其实很不好配,一方面词很少,另一方面这又是个有点拧巴的人。表面上冷静、理性、疏离,爱起来又义无反顾,飞蛾扑火,且占有欲极强。电视剧里给蓝忘机配音的边江老师也是著名配音演员,而他的声音就只凸显出了这个角色的“雅正端方”,有点太闷,也有点太端着了。相比之下,魏老师哪哪都处理得妥妥帖帖。发号施令的时候短促有力,表现炙热的情感则主要靠气息。不欠也不过。堪称瑰宝。

给魏无羡配音的路知行老师则是另一座高峰。路老师声音清亮,key偏高,可以用真声把何以歌从头到尾唱下来。没有他,魏无羡不会有那么欢脱。听了主役free talk才发现,两位主役的性格和扮演的角色颇有几分相似。扮演魏无羡的路老师在私底下话也很多,经常莫名其妙就高兴起来。而扮演蓝忘机的魏老师在私底下也不太喜欢说话,偏爱分析型而非感受型的表述,必要时会引经据典。听说在当配音演员之前也是个学霸。

此外还想重点表白的是扮演金光瑶的姜广涛老师。看小说的时候老觉得,蓝曦臣泽芜君是个傻白甜,金光瑶也没那么足智多谋啊,竟然能把他骗那么久!电视剧里演金光瑶的那个演员也不是不好,只是给人感觉过于乖巧甜腻了,一看就不像好人。听了姜sir的配音才觉得“其情可悯”。蓝曦臣形容金光瑶用了四个字,“敬上怜下”。也是从姜sir的配音里才能脑补出这么样的一个形象。

广播剧表现打斗场面经常是力不从心的。电视剧里可以让两个人飞来飞去,广播剧就只能让配音演员“哼哼”“哈哈”两声。多了听众会腻。为了弥补,主创人员想方设法根据打斗者的武器做了一些设计。比如为了表现金光瑶用的那把“恨生”软剑,主创人员做出了金属撞击之后又弹开的音效。不过这样的音效用多了听众也会腻。出于扬长避短的考虑,打斗情节基本都是“快进”的。

不过在某些情况下,广播剧可以用更抽象的表达手法。比如在表现射日之征的“大场面”时,主创人员就用了三种乐器,古琴(蓝忘机)、箫(蓝曦臣)、笛子(魏无羡),配合了群杂呐喊的声音。电视剧表现这个场面倒是用了几十号人。但是大概因为预算不足,这几十号人在那打来打去就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比较起来还是抽象的手法更胜一筹。说起来,中国很多传统的音乐也是格外崇尚这种抽象的手法,比如十面埋伏就要求一把琵琶弹出千军万马的感觉来。

相较于电视剧和电影,广播剧的音乐用得更满,而且更加个性化。比如《招魂》等配乐里的笛子好像是没有笛膜的。在正经的电影里你大概听不到这么不圆润不悠扬的笛声。但是考虑到魏无羡当时吹的那支笛子就是他在竹林里随手砍了竹子再削出来的,而且他吹了以后真的把蓝启仁气醒又气晕了,就能体会到主创人员的良苦用心。同样值得一吹的还有这里的古琴配乐。原著小说里形容忘机琴总说“激越”,“有金石之声”。弦杀术则是蓝家最有杀伤力的秘技之一。可是现实中的古琴弹起来一般都是“高山流水遇知音”的范儿。主创人员一度想用筝来替代了。最后竟然还真找到了能把古琴弹得杀气腾腾的人。表白呆笛子囚牛老师,表白南一先生。

原本以为广播剧也跟拍电影、拍电视剧差不多,是几个主演凑在一块你一句我一句演出来的。听了主创的free talk才知道,配音演员之间并不见面,个人录个人的。小黑屋里陪伴的只有导演(有时候会给他们搭一下戏)。奇怪的是,当这些声音放在一起,竟然一点chemistry都不少。

最难能可贵的是,广播剧还是比较能放得开的。爱情就是爱情。没有为了要过审强行搞成兄弟情。小说里为数不多的几处性描写,也都给表现出来了。

把这部剧推荐给所有喜欢魔道,或者对声音很敏感的朋友。